主要集裝箱貿易航線的需求激增,導致二級航線的噸位重新配置,從而導致運費上漲。
Xeneta 警告托運人,預計這些二級服務的運力會出現短缺,運力已重新部署到干線貿易,這最終將推高運價。
隨著中國出口的蓬勃發展以及托運人提前裝載訂單,今年前 5 個月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突破 7400 萬標準箱,較 2021 年的紀錄高出 15 萬標準箱。
需求的激增鼓勵班輪運輸公司將運力從利潤較低的服務轉向高收益貿易,這最終將對運費產生連鎖反應。
來自《集裝箱貿易統計》的 Xeneta 數據還顯示,與 2023 年 1 月至 5 月的吞吐量相比,吞吐量增加了 520 萬標準箱,僅今年 5 月份的吞吐量就突破了 1590 萬標準箱。
Xeneta 的一份市場簡報稱,由于回程市場的閑置產能較高,回程貿易需求的增加幾乎沒有產生重大影響,“市場很快就能感受到主要深海前程貿易需求的任何變化。”
2024 年前 5 個月,前傳量較 2023 年同期增長 10.4%,回程和區域內貿易量增長分別增長 4.4% 和 5.5%。
歐洲和美國到亞洲的回程貿易即期費率已較今年早些時候的峰值大幅走軟,這是由紅海危機造成的。
相比之下:“自 4 月底以來,從遠東到北歐的前程即期運價上漲了近 150%。從遠東到美國東海岸和美國西海岸,平均即期費率分別增加了132%和140%。”
因此,Xeneta 認為,將運力從利潤較低的貿易轉移到蓬勃發展的主要貿易的承運人可能會看到二級市場運力匱乏,這反過來又會推高這些貿易的費率。
“向使用二級貿易的托運人傳達的信息是,‘趁它持續的時候享受它’,因為即期運費的增加很可能會從主要貿易中滲透下來。”
事實上,這些增長可能已經開始,咨詢公司 Linerlytica 今天報告稱,印度次大陸、拉丁美洲和美國西海岸航線已經出現了運力注入,“這些航線目前運價最有利可圖”。
Linerlytica 報道稱,“遠東至印度次大陸、拉丁美洲和美國西海岸航線上個月新增運力注入量顯著增加,”運力分別增長 9.0%、6.0% 和 4.7%,自六月以來增加了新服務和額外裝載機。”
預計這些航線的運力增加將持續到八月份,由于承運人仍缺乏這些航線所需的噸位,因此包機市場將保持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