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運力的重新部署,令亞洲和歐洲之間的運價承壓。
自關稅戰暫停以來,對中國到美國市場的關注已經看到需求和利率發生了變化,然而,這種狹隘的關注已經將注意力從歐洲轉移開,歐洲的利率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經減半。
今年的集裝箱貿易新聞一直被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進口稅所主導,該關稅導致太平洋地區的需求大幅下降,在關鍵的合同談判季節,為了提振即期匯率,美國的運力被重新部署到亞洲至歐洲的貿易中。噸位的轉移導致了供需平衡的傾斜,這對托運人至關重要。
Xenata本周報告稱,亞洲至歐洲的匯率在1月1日為4844美元/加侖,到5月31日暴跌至1905美元/加侖,目前已回升至2434美元/加侖。
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Xeneta預計跨太平洋市場將在6月份達到峰值,“市場上支付的最高費率不太可能高得多,但平均費率和中低費率將‘趕上來’,”他補充說。
即使在貿易戰暫停后,中國商品的關稅仍保持在30%,需求的回歸與其說是飆升,不如說是一跳一跳,Linerlytica聲稱“產能注入超過了市場需求”。
桑德解釋說,運力已經恢復到4月上半月的水平,而且仍在增長,“盡管托運人的需求看起來很高,但沒有5月中旬中國停運后的需求那么高。”
隨著進口關稅和產能的波動,現貨匯率指數一直在隨著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情緒波動而波動。如果這在太平洋地區是真的,那么它也影響了亞洲到歐洲的貿易,現貨匯率水平已跌至每噸2000美元以下的低點,但隨后又回升至2000美元以上。
根據唐納德·特朗普的說法,一項協議已經達成,有報道稱美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55%的關稅,中國將恢復對美國制造業所需的稀土礦物和磁鐵的出口,而中國學生將再次能夠在美國學習。
在30%的美國消費進口產品被定價擠出市場的情況下,55%甚至更多的產品不可避免地不會在美國銷售,至少不會直接從中國銷售。
所有的注意力都將集中在Xi如果這筆交易是同意它肯定會導致供應鏈進一步轉變和更多的即期匯率波動水平。這將在哪里以及如何發生取決于交易的細節,目前還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最近的地緣政治沖擊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以色列襲擊了伊朗的目標,伊朗承諾對美國和以色列做出回應。
“地緣政治再次威脅到全球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Xeneta的Sand說,“霍爾木茲海峽的任何關閉都將導致服務改道,增加對印度西海岸港口連接遠東和印度次大陸的依賴。不可避免的中斷和港口擁堵,以及油價上漲的可能性,將導致海運集裝箱運費飆升,航運公司可能還會在未來幾天推動對這些交易征收‘安全附加費’。”
這種不穩定性的增加將意味著,承運人和托運人的首席執行官們將再次面臨挑戰,需要找到解決方案,以應對不可避免地再次推高費率和成本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