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度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的強勁需求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樣,它掩蓋了不同航線之間地區的巨大差異。
在刺激需求方面,最大的發展仍然是中國互聯網零售商的活動。
這些托運人現在專注于使用空運而不是海運來服務北美和歐洲市場。
雖然美國消費者仍然很重要,但零售需求對航空貨運的影響尚不確定,因為“太平洋兩岸的集裝箱航運運作正常,消費者面臨的庫存水平穩定,”Ti在上一季度報告中表示。
盡管如此,全球貿易的未來似乎“非常不確定”,航空貨運將成為這種不確定性的受益者。
我的警告是:僅僅因為整體增長率似乎相當令人滿意,并不意味著市場穩定。
全球航空貨運價格一直在上漲,第三季度的單程運費環比上漲5.9%,其中單程運費環比上漲8.8%。
短期來看,上一季度旺季的電商需求將對運費構成上行壓力。
然而,歐盟和美國對亞洲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的長期影響仍不確定。
根據現有數據,Ti表示,“從遠處看,全球經濟看起來還算健康,但這可能具有欺騙性。”
事實證明,無論是在消費需求方面,還是在生產部門,美國經濟都具有彈性。尤其是科技行業,已被證明是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對航空貨運需求產生了“連鎖”效應。
Ti的報告稱,美國航空貨運“反映了電子零售的復雜情況,通過快遞網絡的國內電子零售航空貨運量仍然低迷,但來自中國的電子零售需求卻在蓬勃發展。”
報告提到了中國的危險信號,中國目前的情況被認為是“非常”的。中國銀行業一直處于困境,導致房地產行業需求和消費者需求雙雙下滑。
因此,中國的航空貨運量一直低迷,中國工業生產商轉向出口以彌補缺口。
Ti表示,由于當代市場的復雜性,需求狀況變得更加困難。
在2020年之前,航空貨運市場的周期是由消費電子產品和其他耐用消費品的需求驅動的,但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
一些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個季度的短期內,需求出現了“飆升”,一些美國托運人轉向空運,以便在港口運營中斷時迅速建立“安全庫存”。
第三季度的另一個飆升似乎是由于某些托運人預計美國可能實施的制裁會產生影響,從而增加庫存。
這兩件事都表明,過去一個季度航空貨運市場的不可預測性。
值得注意的是,各種采購經理指數顯示低水平或沒有增長。
需求的波動始終存在。
例如,德國的出口不穩定,而中國的出口繼續繁榮。
對于后者,中國的互聯網零售商可以將其歸功于“他們沒有偏離以空運為基礎的物流模式”。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以貨物噸公里計算的總貨運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4%。國際業務增長10.5%,連續14個月實現增長。
與此同時,以可用貨物噸公里計算的運力同比增長6.4%,其中9月份全球運力同比增長8.1%。
Ti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航空貨運供應形勢復雜而不穩定。”報告指出,三大航空快遞供應商正面臨運力過剩的問題。
總體而言,“貨機的基本情況是需求強勁,利用率高,新貨機市場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