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一家領先的環(huán)保組織稱,大型集裝箱運輸公司正在利用歐盟排放交易系統(tǒng)(EU ETS)敲詐客戶,對碳交易計劃收取數(shù)千歐元的超額費用。
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運輸與環(huán)境(T&E)壓力集團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了由多家船公司運營的20艘往返歐洲的船只的565次行程,發(fā)現(xiàn)在90%的情況下,這些公司收取的費用超過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成本。
T&E的航運經理雅各布·阿姆斯特朗說:“航運巨頭利用環(huán)保措施向客戶收取更多費用,從而剝削客戶。無論是紅海的中斷還是新的碳價格,航運公司總是贏家。”
據(jù)T&E報道,南歐各國政府警告說,航運公司將避開地中海港口,轉而選擇北非、非歐盟的碼頭,這將使他們失去業(yè)務,但阿姆斯特朗問道:“如果他們能從(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中賺錢,為什么要這么做?”
T&E聲稱:“雖然每個航次的個人利潤并不總是那么高,但對于擁有數(shù)百艘船舶的航運公司來說,這意味著每年數(shù)百萬美元的額外利潤。”
托運人質疑一些政府實施碳排放收費的能力或意愿,全球托運人論壇(GSF)擔心航運成本上升將增加成本,最終導致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
“你不應該通過抑制需求來降低航運業(yè)的碳排放,”GSF董事總經理詹姆斯·胡克姆警告說。“這種行為如果屬實,將無助于產生信任、透明度和真相,而這些是在客戶的自愿支持下幫助航運業(yè)實現(xiàn)凈零排放所需要的。”
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Arsenio Dominguez最近在MEPC 81上告訴記者,他有信心在2027年之前建立一個經濟定價機制,這是成員國授權的,“但我不確定它將采取什么形式,”他承認。
然而,托運人對成員國是否有意愿或能力監(jiān)管承運人持懷疑態(tài)度,胡克漢姆認為,引入全球碳定價機制將為承運人繼續(xù)使用化石燃料開綠燈,因為托運人知道自己將被迫付費,為承運人的牟取利潤開辟了大約20年的道路。
Hookham解釋說:“隨著國際海事組織全球碳稅的推進,航運向零碳燃料的轉變越來越有可能由貨主而不是股東和船東資助。”“政府必須加強檢查和審計,以確保從客戶那里籌集的任何稅收資金都用于為過渡提供資金,而不是用于支撐股價。”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今年將只對40%的排放量征收費用,到2025年和2026年,費用分別上升到排放量的70%和100%。
胡克漢姆表示擔心,這些增加將為增加暴利開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