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市場在3月份繼續表現強勁,因為春節前的拉動繼續在港口產生紅利。
根據Descartes的月度報告,美國3月份的集裝箱進口量比2月份增長0.4%,比2023年3月增長15%以上。同比上漲可以用農歷新年的時間來解釋:今年的春節比2023年晚了近三周。
笛卡兒報告說,美國3月份的集裝箱進口量總計為214.5萬個20英尺當量單位,是自2019年以來第三高的3月份,僅次于2021年和2022年因COVID-19大流行而導致的進口量激增。
本月上半月對進口的提振最為強勁。笛卡兒報告稱,這一時期的集裝箱進口總量比去年同期高出22%以上。
物流經理人指數(Logistics Managers ' Index)顯示,3月上半月的庫存水平增速快于下半月,這為3月上半月進口增長提供了證據。
此外,由于農歷新年將在2月晚些時候到來,中國國內的影響在3月下旬開始顯現。
盡管由于巴拿馬運河的挑戰和與美國海事聯盟(USMX)工會的勞資談判,西海岸港口有可能從東海岸港口手中奪回市場份額,但這并沒有成為現實。事實上,根據最近的笛卡兒報告,東海岸前五大港口的市場份額在3月份有所增長,目前控制著總體進口市場份額的44%以上。
過去幾年,隨著供應鏈變得更加多樣化,排名前10位的港口整體份額有所下降。這種情況在3月份仍在繼續。全國10大港口處理的集裝箱進口總市場份額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84.2%。去年這個時候,全國最大的10個港口處理了超過90%的進口總量。
貨運量增長最快的港口實際上位于西海岸,盡管3月份前五大港口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加州奧克蘭港和華盛頓州塔科馬港的進口量環比增幅最大,分別增長6.6%和18.9%。
洛杉磯港的進口量下降了7.8%,標準箱數量連續第二個月下降了3萬多個。雖然從全國范圍來看,這個月的下半月比月初更具挑戰性,但洛杉磯港的情況卻恰恰相反。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公布的3月底和4月初的進口標準箱數據突顯出,在春節假期相關的進口暫停期過去后,美國進口標準箱同比增長。
在東海岸,情況則是喜憂參半。紐約港和新澤西港的月增長率為4.5%。再往南,弗吉尼亞州的諾福克港和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港的進口量分別增長了5.6%和4.9%。
笛卡爾強調,月底巴爾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的倒塌確實對整體進口量產生了影響。根據該報告,巴爾的摩港的進口量總體下降了15.7%。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根據船舶出港時間衡量teu數量的“入海teu數量指數”(Inbound Ocean teu Volume Index)從農歷新年開始恢復,接近2023年的旺季水平。目前,IOTI指數比去年同期高出11%。與去年相比,這種持續的強勁勢頭表明,進口量將繼續保持正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