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安全至關重要,全球貿易的90%都是通過海洋進行的。三十年前,國際航運業每年損失約200艘大型船只。
然而,這一數字在2023年急劇下降至26的歷史低點,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70%。盡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由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與大型船只趨勢相關的持續風險等因素,該行業面臨著不斷升級的波動和不確定性。
安聯商業的《2024年安全與航運評論》強調了未來的挑戰,強調需要持續努力保持這一積極軌跡。
“航運業風險狀況變化的速度和程度在現代是前所未有的。加沙和烏克蘭等地的沖突正在重塑全球航運,影響船員和船只安全、供應鏈和基礎設施,甚至環境。海盜行為正在上升,非洲之角海域令人擔憂地再次出現。巴拿馬運河干旱造成的持續破壞表明,氣候變化正在如何影響航運,而此時航運正面臨最重大的挑戰,即脫碳,”安聯商業銀行海洋風險咨詢全球負責人Rahul Khanna船長表示。
2023年,全球報告的總損失為26起,比前一年的41起有所減少。在過去十年中,報告的總損失為729起。包括南中國、中印、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在內的海域成為主要損失熱點,占去年和過去十年損失船只的近三分之一(184艘)。2023年,貨船占全球損失船只的60%以上,沉船是造成總損失的主要原因,占50%。2023年,極端天氣導致全球至少8艘船只損失,盡管實際總數可能更高。
盡管去年全球報告的航運事故總數略有下降(2951起,而3036起),但不列顛群島的事故數量最高(695起)。持續關注的船上火災也有所減少,但在過去五年中仍有55起總損失,僅2023年就報告了200多起火災事件(205起),這是繼2022年之后十年來第二高的火災總數。
火災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在大型船舶上,它對生命構成威脅,造成廣泛的破壞,并產生大量的相關費用,導致大規模海上保險索賠費用的長期上升。
最近發生的事件,包括加沙沖突之后發生的事件,突顯出全球航運業越來越容易受到代理戰爭、爭端和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作為對沖突的回應,紅海有100多艘船只成為胡塞武裝分子的目標。對該地區航運的干擾持續存在,并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存在。此外,自2017年以來首次成功劫持的索馬里海盜再次出現,這進一步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他說:“烏克蘭戰爭和紅海襲擊事件也表明,無人機等新技術對商業航運構成的威脅越來越大。無人機相對便宜,容易制造,如果沒有龐大的海軍存在,就很難防御。”
他進一步補充說:“展望未來,針對航運和港口的更多技術驅動的攻擊也是一種明顯的可能性。船只遭遇GPS干擾的報告越來越多,特別是在霍爾木茲海峽、地中海和黑海。”
此外,在中東水域對船舶的襲擊嚴重影響了蘇伊士運河的過境,在2024年初下降了40%以上,嚴重擾亂了貿易。在此之前,巴拿馬運河的干旱造成了持續的問題,對航運業造成了雙重打擊,并進一步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緊張。
為避開蘇伊士運河而改道的船只面臨著漫長的改道和更高的成本,這也影響了它們的客戶。繞道好望角避開蘇伊士運河至少要增加3000海里(超過5500公里)和10天的航行時間。
這些改道也會影響風險格局和環境因素。習慣于沿海水域的小型船只可能難以應對風暴和波濤洶涌的海面,而處理涉及大型船只的事故的基礎設施,如合適的避難港口或先進的打撈作業,可能缺乏。
當改道的船只增加航速以覆蓋更長的距離時,環境效益可能會被抵消。紅海改道已被認為是今年歐盟航運業排放量增加14%的主要原因。
航運業占全球人類活動排放的約3%,航運業致力于實現減少這些排放的宏偉目標。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多種策略的結合,包括提高能源效率、采用替代燃料、實施創新的船舶設計和推進方法。
脫碳對必須將新技術與傳統做法相結合的行業提出了許多挑戰。例如,該行業將需要開發基礎設施,以支持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如加油和維護設施,同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此外,碼頭操作員和處理替代燃料的船員也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因為替代燃料可能有毒或具有高爆炸性。
“隨著對綠色船舶需求的加速,增加造船廠的產能也將是關鍵。目前,這種產能受制于漫長的等待時間和高昂的建筑價格。到2050年,每年必須建造或改裝3500多艘船,而造船廠的數量在2007年至2022年間減少了一半以上。船廠的產能限制可能會對維修和維護產生連鎖反應,損壞的船只或有機械問題的船只可能面臨長時間的延誤,”安聯商業海洋船體全球產品負責人Justus Heinrich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