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滿載著90個標準集裝箱出口貨物的國際貨運班列從北京房山區啟程,駛往位于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標志著北京市首趟中亞班列正式開通。
該班列由北京新陸港供應鏈有限公司組織運營,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全程運輸服務,從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金隅鐵路專用線始發,滿載北京及周邊貨物,將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預計10天左右抵達塔什干,全程約5000余公里。
北京新陸港集團董事長王傳蒙表示,這趟班列搭載的貨物都來自于京津冀地區,貨值1600多萬元。中亞班列的開通將為北京擴容通向亞歐市場的國際物流渠道,增強首都與中亞地區深化經貿合作的服務能力,對保障京津冀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外貿經濟平穩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便利的通關服務和周密的運輸組織是國際班列“行穩致遠”的關鍵。北京海關所屬豐臺海關為保障班列安全高效通關,積極推廣預約通關、提前申報的便利化措施,成立專項小組對企業開展一對一輔導,促進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提高了通關順暢性。國鐵北京局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現場業務指導,確保國聯計劃提報、班列開行申請、空車車源調配等各個環節有序銜接,高效運轉,為班列開行提供運輸保障。
物流合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首發儀式上,北京新陸港集團與北京金隅集團、北京京房物流樞紐有限公司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在房山區建設國際陸港項目。數據顯示,2024年,天津開行中歐(亞)班列超600列,河北石家莊中歐(亞)班列達到839列。雄厚的基礎為京津冀合作推動中歐(亞)班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
“在北京打造國際陸港項目,加之我們此前建設的石家莊國際陸港、天津國際陸港,基本構筑起了京津冀陸港集群的主樞紐框架。”河北陸港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趙保恩表示,這有助于北京持續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服務體系,實現京津冀中歐(亞)班列的協同發展,從而提升班列運行的整體效能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為京津冀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