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初,全球范圍內的現役干線噴氣機機隊(空客和波音機型)的規模已降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平。因大規模飛機停飛,導致飛機停飛數量超過了現役機隊飛行數量,而數據可能會滯后于實際停飛情況。
4月初的數據分析顯示,在客運航空公司運營的22000架空客和波音客機中,有不到9500架仍在飛行,約占43%,預計這數據在未來幾周將繼續下降。目前全球現役機隊規模與1997年大致相同。
目前,三個地區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運營機隊處于停飛狀態,分別是非洲(86%)、中東(78%)和歐洲(75%)。亞太和北美航空公司的干線客機飛行數量仍略高于停飛數量,現役飛機數量占其機隊總數的56%。歐洲的飛機停飛數量最少,僅為4200多架。
綜合分析這種形勢后,《航空貨運新聞》網站近日發布全球航空貨運市場運營報告,詳細概述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貨運業績情況。最近幾周大多數客運航空公司都大幅減少了運營服務,已基本停止運營占貨運量約50%的行李服務,而航空貨運市場現已進入增速發展狀態,航空業正面臨巨大的運力緊縮。
咨詢公司Seabury統計在今年3月底,貨運能力比去年同期下降約35%。不同的貿易通道數量差別很大。在最繁忙的航線中,北美至亞太地區的運力下降了17%,而相反方向則下降了19%。亞太地區至歐洲的運力下降了30%, 而相反方向的運力下降了32%。亞洲內部下降了約35%。該報告還指出,由于采取保持安全距離措施,消費者減少支出,生產線停止,貨運需求也出現了下降。據CLIVE數據服務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貨運需求下降了約23%,需求的減少導致運力的減少,因此運價已經上漲。
來自Tac Index的數據顯示,從3月2日到4月6日,中國香港到歐洲的貨運服務增長率為158%,在同一時間段內,中國香港到北美的增長率也達到了90.5%。這些早期跡象表明, 隨著航空公司開始重新啟用停飛的貨機,客機被用作臨時貨機,集裝箱業務開始發揮作用, 貨運局勢正在緩和。
漢莎航空貨運公司首席執行官Peter Gerber表示,隨著各國生產工廠的復工,未來幾個月的貨運需求可能會出現幾次飆升。物流和包裹業巨頭德國敦豪公司最近一次的業務業績更新中也預測了這一結果。雖然在過去幾周, 歐洲和北美仍處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早期階段,但這些地區很可能會出現衰退和隨后的上升,而疫情大流行的高峰和曲線的轉折還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