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以下簡稱三峽局)傳來消息,2020年三峽樞紐通過量仍達到1.38億噸,其中三峽船閘通過量1.37億噸,基本保持穩(wěn)定。三峽樞紐河段連續(xù)9年實現(xiàn)“零死亡、零沉船、零污染事故”。
三峽通航負責人表示,2020年是三峽通航歷史上極不平凡、極為艱辛、極富成果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通航工作造成極大沖擊;兩壩船閘停航檢修延期一年,設備“超期服役”壓力巨大;成庫以來流量最高達75000立方米/秒的5次洪峰過境,更致船閘因汛應急停航5次,兩壩間限航達歷史之最的61天。面對種種不利,三峽局精心謀劃部署,務實負重奮進,充分發(fā)揮通航監(jiān)管服務一體化模式優(yōu)勢,以超常規(guī)付出確保船閘設備設施的運行可靠、風險可控,在疫情人員無確診、船員“無輸入”的基礎上,舉全局之力打贏了“戰(zhàn)疫情、保運行、保通航”攻堅戰(zhàn)。
2020年是三峽庫區(qū)175米蓄水的第11個年頭,庫區(qū)通航條件的極大改善,促進了長江航運的快速發(fā)展。三峽船閘是世界上水位變幅最大、設計水頭最高、連續(xù)級數(shù)最多、控制最為復雜的船閘,于2003年6月通航,2011年通過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提前19年達到設計標準。近三年,2017年達1.38億噸,2018年達1.42億噸,2019年創(chuàng)歷史最高1.46億噸。2003年6月至2020年12月,已安全通過90.51萬艘次船舶、15.42億噸貨物、160.09萬人次旅客,通過量年均增長約11%,樞紐航運效益得到充分發(fā)揮。受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三峽船閘2020年通過量仍達到1.37億噸,是2004年通航之初的4倍多。
一直以來,三峽局始終秉承“一切為了通航、一心服務船方”的核心價值理念,堅持為民服務。在戰(zhàn)疫最吃勁時期,以“船急送”形式為船方開辟生活防疫物資綠色通道,免費為船員贈送口罩20000余個,出臺“隨到隨檢隨過”等10項服務措施和“三個一律”保障措施;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階段,持續(xù)完善長江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qū)功能,及時開發(fā)出“三峽通航e站”線上服務平臺,推出“無接觸”、全方位、個性化的通航服務……在最近一次的長江船東滿意度測評中,三峽局獲92.6分,為優(yōu)秀等級。
三峽樞紐河段的安全穩(wěn)定暢通,為黃金水道效益的發(fā)揮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據(jù)悉,2020年,過閘貨船平均載重4693噸,同比上升2.43%,葛洲壩樞紐通過量也達到了1.41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