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業專家表示,航空貨運人員短缺、中美貿易和供應鏈薄弱是明年物流專業人士關注的問題。
Fluent Cargo 首席執行官 Archival Garcia 認為,許多行業顛覆者并不新鮮,因此提前規劃是關鍵。
雖然他相信 2025 年運輸和物流行業不會出現最大的顛覆因素,但他表示“熟練勞動力短缺將是 2025 年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加西亞補充道:“我們已經在整個供應鏈中看到了這種影響,特別是在傳統流程和過時系統難以吸引人才的運輸領域。移民限制進一步限制了可用的勞動力資源,影響了國家生產力。”
加西亞強調,因此,尋找熟練的專業人員來管理航空貨運向使用智能技術解決方案的持續過渡至關重要。
“隨著公司競相實施自動化和技術解決方案,尋找熟練的專業人員來管理這些轉變將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這種人才缺口,加上持續的技術顛覆和不斷變化的客戶對價格透明度的需求,正在推動該行業走向更加區域化的供應網絡,而不是長途供應鏈。”
談到貿易通道,加西亞表示,中美走廊將成為2025年的焦點并不奇怪,但他補充說,雖然美中關系面臨緊張,但其他國家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為自己謀利。
“鑒于唐納德·特朗普上任并談到對中國征收關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中美走廊上。如果關稅看起來有可能實施,預計出貨量將激增,產品將瘋狂涌入,”加西亞反映道。
“動態很明顯——中國有產品過剩,而美國需求依然強勁,盡管政治緊張,但貿易仍合乎邏輯。 2025 年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關稅將如何影響中國供應商和美國企業。作為流動效應,澳大利亞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是否會將此視為與中國建立更好貿易伙伴關系的機會并加以利用?”
與此同時,在最近的供應鏈波動之后,公司的庫存管理策略變得更加明智,并轉向垂直整合。
“我們已經看到了向多元化采購策略和更復雜的供應鏈規劃的轉變。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向垂直整合邁進,企業擁有更多供應鏈要素以增強控制力和可靠性,”加西亞說。
“迪拜世界港口公司最近的收購等整合就證明了這一點。雖然改善整個供應鏈的協作是理想的選擇,但圍繞數據共享的保護態度繼續阻礙進展。
此外,他指出,雖然人工智能 (AI) 可以幫助企業采用預測分析并提高供應鏈彈性,但人類專業知識對于確保企業有效利用這項技術至關重要。
“雖然人工智能工具正在迅速發展,但其有效性仍然取決于人類在實施方面的專業知識。關鍵的挑戰不僅僅是收集數據,還在于識別相關內容并確保實時準確性。”Garcia 評論道。
“在 Fluent Cargo,我們正在與大學合作開發對中斷進行分類和衡量可靠性的方法。重點是在開發技術解決方案的同時建立強大的預測框架。”